
DXA(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骨密度檢查是目前醫學界公認的骨質疏鬆檢測黃金標準。這種檢查利用兩種不同能量的X光射線穿透骨骼,通過測量骨骼對X光的吸收程度來計算骨密度。與傳統X光檢查相比,DXA檢查的輻射劑量極低,僅相當於日常環境輻射的十分之一,安全性極高。
DXA檢查具有多項顯著優點:首先,其準確度可達95%以上,能夠精確檢測出微小的骨密度變化;其次,整個檢查過程僅需15-20分鐘,無需注射顯影劑或進行任何侵入性操作;再者,檢查結果可重複性高,適合長期追蹤骨密度變化。香港衛生署數據顯示,使用DXA進行骨質疏鬆檢查的準確率較其他方法高出30%以上。
根據香港骨質疏鬆基金會建議,以下人群應定期接受DXA骨密度檢查:
進行DXA骨質疏鬆檢查前,適當的準備工作能確保檢查結果的準確性。在飲食方面,檢查前24小時應避免攝取高鈣食物及含鈣補充劑,因為這些物質可能暫時性提高骨骼鈣含量,影響檢查結果。香港瑪麗醫院的研究指出,檢查前攝取鈣補充劑可能導致骨密度測量值偏高達5-8%。
服裝選擇上,建議穿著寬鬆、輕便的衣物,避免帶有金屬鈕扣、拉鍊或裝飾品的服裝,因為金屬物品可能干擾X光成像。檢查時通常需要更換檢查服,因此穿著易穿脫的衣物能節省時間。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建議,檢查當天最好不要佩戴任何首飾,包括項鍊、手錶等。
藥物使用方面,某些藥物可能影響骨密度測量結果。香港醫管局指引建議,檢查前應諮詢主診醫師是否需要暫時停用鈣片、維生素D補充劑或影響骨代謝的藥物。但切記不可自行停藥,特別是治療慢性病的處方藥物,必須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方案。
DXA骨質疏鬆檢查的標準流程相當簡單且無不適感。檢查主要針對兩個關鍵部位:腰椎和髖骨。這兩個部位是骨質疏鬆最常導致骨折的區域,也是評估全身骨密度的代表性部位。香港威爾斯親王醫院的數據顯示,90%以上的骨質疏鬆性骨折發生在這兩個部位。
實際檢查時,患者只需平躺在檢查床上,保持靜止不動。檢查儀器會緩慢掃描測量部位,過程中不會有任何不適感。整個檢查時間約15-20分鐘,具體時間視檢查部位數量而定。香港骨科學會指出,現代DXA設備的掃描速度較十年前提升了40%,且圖像解析度更高。
檢查過程中,技術人員會指導患者調整至標準姿勢。例如測量腰椎時,需在膝蓋下方放置墊子以保持腰椎平直;測量髖骨時,則需將腳部固定在特定位置。這些標準化姿勢能確保每次檢查結果具有可比性,對於長期追蹤骨密度變化特別重要。
DXA檢查報告中最關鍵的指標是T值和Z值。T值表示您的骨密度與健康年輕成年人的比較結果,是診斷骨質疏鬆的主要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診斷標準如下:
| T值範圍 | 診斷結果 |
|---|---|
| -1.0以上 | 骨質正常 |
| -1.0至-2.5 | 骨質減少 |
| -2.5以下 | 骨質疏鬆 |
Z值則是將您的骨密度與同年齡、同性別人群進行比較。香港衛生署數據顯示,60歲以上女性中約有40%的Z值低於同齡平均值,這反映骨質流失的普遍性。值得注意的是,T值和Z值只是評估骨質疏鬆風險的部分因素,還需結合臨床症狀、骨折史等綜合判斷。
與醫生討論檢查結果時,建議準備以下問題:當前骨密度狀況的具體含義、未來骨折風險評估、是否需要藥物治療、生活方式的調整建議、下次檢查的建議時間等。香港骨科醫學會強調,良好的醫病溝通能提升骨質疏鬆治療的依從性達60%以上。
DXA檢查的輻射安全性是許多受檢者關心的問題。實際上,一次DXA檢查的輻射劑量僅約1-10微西弗,相當於乘坐飛機往返香港與台北所接受的宇宙輻射量,或3天自然環境背景輻射量。香港放射科醫學院指出,DXA的輻射風險可以忽略不計,其益處遠大於潛在風險。
對於懷孕或可能懷孕的婦女,雖然DXA輻射劑量極低,但為謹慎起見,通常建議推遲檢查。香港婦產科學會建議,育齡婦女進行DXA骨質疏鬆檢查前應確認未懷孕,特別是計劃懷孕或月經延遲者應主動告知醫護人員。
定期檢查頻率方面,香港骨質疏鬆基金會提出以下建議: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醫療機構的DXA設備可能存在微小差異,因此長期追蹤最好在同一機構進行,以確保結果可比性。香港醫管局已建立全港DXA檢查的質量控制標準,各公立醫院的檢查結果具有高度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