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頭內陷是一種常見的乳房發育異常,通常由於乳腺導管過短或纖維組織牽拉導致乳頭無法正常外凸。根據嚴重程度,可分為三級:第一級為輕度內陷,乳頭可輕易用手擠出;第二級為中度內陷,乳頭需用力擠出但容易回縮;第三級為重度內陷,乳頭完全無法擠出。對於中度至重度內陷的患者,手術是主要的治療方式。
目前常見的手術方式包括乳腺導管延長術和皮瓣重建術。乳腺導管延長術適合輕度至中度內陷的患者,透過切斷過短的乳腺導管並進行延長,使乳頭恢復外凸。皮瓣重建術則適用於重度內陷或乳腺導管嚴重縮短的患者,透過局部皮瓣轉移來重建乳頭的外形。此外,還有一些改良術式,如乳頭基底環切術,適用於特定類型的內陷。
選擇手術方式時,需綜合考慮患者的年齡、內陷程度、是否有哺乳需求等因素。例如,年輕且有哺乳計劃的女性,應優先選擇保留乳腺導管功能的手術方式。根據香港某私立醫院的數據,約70%的乳頭內陷患者選擇乳腺導管延長術,其餘30%則需要皮瓣重建或其他術式。
手術前的評估是確保手術安全與效果的關鍵步驟。首先,女醫生會進行詳細的病史詢問,包括內陷的持續時間、是否有疼痛或感染史、家族史等。此外,還會詢問患者的哺乳計劃和對手術效果的期望,以便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身體檢查是另一重要環節,醫生會評估乳頭內陷的程度、乳腺組織的狀態以及是否有其他乳房異常。必要時會安排影像學檢查,如乳房超音波或乳房X光攝影,以排除乳腺疾病的可能性。根據香港衛生署的建議,所有計劃接受乳房手術的女性都應在術前完成婦女健康檢查,以確保手術的安全性。
麻醉方式的選擇也是術前準備的一部分。乳頭內陷手術通常可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進行。局部麻醉適合輕度至中度內陷的患者,手術時間短且恢復快;全身麻醉則適用於複雜的重度內陷手術或對疼痛敏感的患者。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和意願,選擇最合適的麻醉方式。
乳頭內陷手術的時間通常為1至2小時,具體取決於手術的複雜程度。手術流程大致如下:首先,醫生會在乳暈周圍做一個小切口,然後根據選擇的術式進行乳腺導管延長或皮瓣重建。手術過程中會盡量避免損傷乳腺組織,以保留哺乳功能。
手術風險包括出血、感染、感覺異常和乳頭壞死等。根據香港某醫療機構的統計,術後感染的發生率約為2%-5%,感覺異常的發生率約為10%-15%。為降低風險,醫生會嚴格執行無菌操作,並在術後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此外,患者應避免術前吸煙,因為吸煙會增加組織壞死的風險。
術後護理同樣重要。患者需保持傷口清潔乾燥,避免劇烈運動和乳房擠壓。醫生通常會建議患者在術後1週內穿戴寬鬆的內衣,並定期回診檢查傷口癒合情況。
乳頭內陷手術的效果主要體現在乳頭外凸的程度、哺乳功能的保留以及疤痕的美觀度上。根據臨床研究,約85%-90%的患者對手術效果表示滿意。乳頭外凸的程度通常能達到正常水平,且術後乳頭的敏感度多數能保持。
對於有哺乳需求的女性,乳腺導管延長術通常能保留哺乳功能,但重度內陷患者接受皮瓣重建後,哺乳功能可能會受到影響。因此,醫生會在術前與患者充分溝通,明確手術對哺乳的可能影響。
疤痕的美觀度也是患者關注的重點。現代手術技術已能將疤痕隱藏在乳暈邊緣,使其不易被察覺。術後6個月至1年內,疤痕會逐漸淡化,最終達到較自然的外觀。
乳頭內陷手術的費用因手術方式、醫院等級和醫生經驗而異。根據香港的市場行情,乳腺導管延長術的費用約為2萬至4萬港元,皮瓣重建術的費用則為4萬至6萬港元。公立醫院的費用相對較低,但等待時間較長;私立醫院的費用較高,但服務和設備更為完善。
醫療保險是否給付取決於保險條款。多數保險公司將乳頭內陷手術視為美容手術,不予給付;但若內陷導致反復感染或其他健康問題,部分保險可能涵蓋手術費用。患者應在術前與保險公司確認給付範圍。
選擇合適的醫院與醫生時,應考慮醫生的專業背景、手術經驗和患者評價。建議選擇有豐富乳房手術經驗的女醫生,因為女性醫生可能更了解女性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此外,醫院是否提供完善的婦女身體檢查服務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術後長期追蹤是確保手術效果和及時發現併發症的關鍵。醫生通常會建議患者在術後1個月、3個月、6個月和1年回診,檢查乳頭的位置、感覺功能和疤痕狀況。定期回診還能幫助醫生評估是否有乳頭再次內陷的跡象。
晚期併發症包括乳頭再次內陷和疤痕攣縮。乳頭再次內陷的發生率約為5%-10%,多見於重度內陷或術後護理不當的患者。疤痕攣縮則可能導致乳房外形改變,需通過二次手術或疤痕治療來改善。
為減少併發症,患者應嚴格遵循醫生的術後護理指示,並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避免吸煙、均衡飲食和適量運動,都有助於促進傷口癒合和維持手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