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質疏鬆症在台灣已成為重要的公共衛生議題,根據衛福部統計,50歲以上女性每3人就有1人患有骨質疏鬆,男性則是每5人中有1人。隨著人口老化加劇,骨質疏鬆導致的骨折風險逐年攀升,尤其是髖部骨折後一年內的死亡率高達15-20%。
早期發現骨質流失是預防骨折的關鍵,測骨質密度成為不可或缺的健康檢查項目。目前國際公認的黃金標準是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骨質密度掃描,能精確測量腰椎和髖部的骨質密度(BMD)。對於不便接受X光檢查的族群(如孕婦),骨質密度超聲波則是替代選擇,透過跟骨或脛骨測量提供參考數據。
大型醫學中心通常配備最新型DXA設備(如Hologic Horizon或GE Lunar系列),並由骨科、內分泌科或影像醫學專科醫師判讀報告。以台大醫院為例,其骨密度檢查中心每年執行超過5,000例檢查,醫師團隊會根據T值與Z值提供個人化建議。
社區醫院則以服務便利性取勝,如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各院區均提供檢查服務,雖然設備可能非最新型號,但基本符合ISCD國際認證標準,且等候時間較短。
專科診所如「台北榮總骨質疏鬆照護中心」擁有專屬的骨密度檢查室,採用定量超聲波(QUS)與DXA雙軌檢測,特別適合需定期追蹤的患者。一般診所則多使用便攜式超聲波設備,雖無法取代DXA的診斷準確度,但作為初步篩檢工具仍具參考價值。
引進韓國OSTEOUS超聲波骨密度儀,10分鐘快速篩檢,適合健康檢查套餐加選項目。由家庭醫學科醫師解說報告,同時提供維生素D檢測服務。
| 項目 | 內容 |
|---|---|
| 設備 | GE Lunar iDXA(可測量兒童骨密度) |
| 費用 | 健保給付(需醫師評估)或自費1,200元 |
| 特色 | 結合中醫調理建議 |
南台灣少數擁有定量CT(QCT)設備的醫院,可測量真實體積骨密度(mg/cm3),特別適用於肥胖患者或脊椎退化者。每月舉辦骨質疏鬆衛教講座。
醫師資歷:優先選擇具ISCD(國際臨床骨密度學會)認證的醫師,這類專家每年需完成繼續教育學分。
設備認證:DXA機器應定期執行品質控制校正,報告需標示WHO標準的T值與Z值。
台北地區自費價格約1,000-2,500元,台中與高雄多數醫院落在800-1,800元區間。健保給付條件包括:
檢查前24小時應避免服用鈣片,穿著無金屬配件衣物。孕婦或近期接受鋇劑檢查者需提前告知醫護人員。
建議50歲以上民眾每2年接受一次骨質密度掃描,高風險族群則應每年追蹤。可根據居住地、預算與健康狀況,從本文推薦的測骨質密度機構中選擇合適選項,必要時搭配骨質密度超聲波進行初步篩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