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否經常感到喉嚨有痰,卻怎麼咳也咳不乾淨?這種「喉嚨卡痰」的現象,可能不僅僅是感冒或過敏那麼簡單。長期喉嚨卡痰,往往是身體發出的警訊,暗示著某些潛在疾病正在悄悄影響你的健康。根據香港衛生署的統計,約有15%的成年人曾因長期喉嚨卡痰就醫,其中不乏嚴重的呼吸道或消化系統疾病。
長期卡痰的成因複雜,可能與多種疾病相關,包括胃食道逆流、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支氣管擴張症、鼻竇炎,甚至肺結核等。這些疾病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病情惡化,影響生活品質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當你發現喉嚨卡痰的症狀持續超過兩週,且伴隨其他不適時,務必提高警覺,盡早就醫檢查。 喉嚨卡食物殘渣
胃食道逆流是導致長期喉嚨卡痰的常見原因之一。當胃酸逆流至食道甚至喉嚨時,會刺激黏膜,引發炎症反應,進而增加痰液的分泌。患者除了感到喉嚨有異物感外,還可能出現胸口灼熱、吞嚥困難等症狀。香港腸胃健康基金會的數據顯示,約有20%的香港成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胃食道逆流,其中近半數患者會出現喉嚨卡痰的困擾。
改善胃食道逆流引起的卡痰問題,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若症狀持續,應尋求腸胃科醫師的協助,必要時使用藥物治療,如質子泵抑制劑(PPI)等。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現為氣流受限和慢性炎症。根據香港胸肺基金會的統計,香港約有5%的40歲以上成年人患有COPD,其中吸菸者佔了大多數。COPD患者由於氣道炎症和黏液分泌過多,常會感到喉嚨卡痰,尤其是早晨起床時症狀更為明顯。
COPD的典型症狀包括: 喉嚨卡食物
吸菸是COPD最主要的危險因子,約80%的病例與吸菸相關。因此,戒菸是預防和治療COPD的關鍵步驟。此外,及早診斷與治療也至關重要。肺功能檢查是診斷COPD的黃金標準,透過早期干預,可以有效減緩病情惡化,改善生活品質。
支氣管擴張症是一種慢性呼吸道疾病,由於支氣管結構異常,導致痰液滯留,難以排出。患者常會感到喉嚨卡痰,且痰液通常黏稠、量多,甚至帶有血絲。根據香港呼吸系統學會的資料,支氣管擴張症在香港的盛行率約為0.1%,但近年來有上升趨勢。
支氣管擴張症的治療目標主要是減少痰液積聚、控制感染和改善生活品質。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
對於嚴重病例,可能需要手術治療。因此,若長期喉嚨卡痰且伴隨反覆呼吸道感染,應盡早至胸腔科就診,接受進一步檢查。
除了上述疾病外,長期喉嚨卡痰還可能與其他疾病有關。例如,慢性鼻竇炎患者的鼻分泌物可能倒流至喉嚨,造成卡痰的感覺。根據香港耳鼻喉科醫學會的數據,約有10%的香港成年人患有慢性鼻竇炎,其中不少患者以喉嚨卡痰為主要症狀。
此外,肺結核也是需要警惕的疾病之一。雖然香港的肺結核發病率已大幅下降,但每年仍有約4,000例新病例。肺結核患者除了長期咳嗽、卡痰外,還可能出現體重減輕、夜間盜汗等症狀。若痰液中帶血,更應立即就醫檢查。
面對長期喉嚨卡痰,專業的醫療評估至關重要。醫師通常會透過詳細的病史詢問和身體檢查,初步判斷可能的病因。必要時,會安排進一步檢查,如:
早期診斷和治療不僅能緩解症狀,更能預防潛在疾病的惡化。因此,切勿輕忽長期喉嚨卡痰的警訊,應及早就醫,找出根本原因。
長期喉嚨卡痰雖然常見,但背後可能隱藏著嚴重的健康問題。無論是胃食道逆流、COPD、支氣管擴張症,還是其他呼吸道疾病,都需要專業的醫療介入。香港的醫療資源豐富,民眾應善用這些資源,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尤其是高風險族群(如吸菸者、老年人等)。
預防勝於治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戒菸、均衡飲食、適量運動等,都能有效降低呼吸道疾病的風險。若你或身邊的人正受長期喉嚨卡痰困擾,請務必正視這一症狀,及早就醫,守護呼吸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