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否經常覺得喉嚨好似有骨,卡卡的不舒服?這種感覺可能時有時無,也可能持續存在,讓人忍不住想一直清喉嚨或吞口水。這種症狀在醫學上稱為「喉球症」(Globus sensation),雖然不會造成生命危險,但卻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根據香港衛生署的統計,約有20%的成年人曾經歷過這種喉嚨異物感,其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現這種症狀。
慢性咽炎是喉嚨異物感最常見的原因之一。長期吸菸、空氣污染、過度使用聲音或反覆感冒,都可能導致咽喉黏膜慢性發炎。發炎的黏膜會變得腫脹、敏感,甚至產生分泌物,讓人覺得喉嚨好似有骨。香港的空氣污染問題嚴重,加上冷氣房乾燥的環境,使得慢性咽炎患者比例居高不下。
當鼻腔或鼻竇發炎時,產生的分泌物可能往後流到咽喉,這種現象稱為「鼻涕倒流」。這些分泌物含有發炎物質,會刺激咽喉黏膜,造成異物感。香港氣候潮濕,黴菌和塵蟎容易滋生,過敏性鼻炎患者比例高,這也是鼻涕倒流問題普遍的原因之一。
胃食道逆流是指胃酸反流到食道甚至咽喉。香港人生活壓力大、飲食不規律,加上喜歡飲茶和辛辣食物,胃食道逆流症患者比例約佔成年人口的15-20%。胃酸會灼傷咽喉黏膜,造成炎症和異物感,這種情況在夜間躺下時往往會加重。
甲狀腺位於頸部前方,當它腫大時可能壓迫到氣管和食道,產生喉嚨卡住的感覺。香港屬於碘充足地區,但甲狀腺疾病仍不少見,尤其是女性。甲狀腺腫大的原因包括結節、發炎或功能異常,需要透過超音波和血液檢查來確診。
有時候,喉嚨好似有骨的感覺可能是真的卡了東西。魚刺、骨頭碎片或其他小異物可能卡在食道,造成持續的不適感。香港人飲食中常見魚類和帶骨肉類,這種情況並不罕見。如果異物感突然出現且伴隨疼痛,應立即就醫檢查。
長期處於高壓狀態會導致頸部和咽喉肌肉緊張,這種肌肉緊繃感可能被大腦解讀為喉嚨有異物。香港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許多人都有這種「壓力型喉球症」。這種情況通常在壓力解除後會自然緩解,但如果壓力持續,症狀也可能長期存在。
焦慮症患者往往對身體感覺過度敏感,輕微的不適可能被放大解讀為嚴重問題。這種「身體化症狀」在喉嚨表現出來,就是持續的異物感。香港精神科診所的數據顯示,約有30%的焦慮症患者會出現喉球症狀,這類患者需要同時處理心理和生理兩方面的問題。 喉嚨感覺有東西吞不下去
要初步判斷喉嚨異物感的原因,可以觀察以下幾點:
根據不同症狀,應選擇合適的專科就診:
| 症狀特點 | 建議就診科別 |
|---|---|
| 伴隨鼻塞、流鼻涕 | 耳鼻喉科 |
| 飯後加重、胸口灼熱 | 腸胃科 |
| 壓力大時加重,無其他身體症狀 | 身心科 |
針對不同的生理原因,治療方法各異:
對於心理因素導致的喉球症,可以嘗試:
充足的水分可以保持咽喉黏膜濕潤,減少刺激感。香港氣候潮濕,但冷氣房環境乾燥,建議每天飲用至少8杯水。可以少量多次飲用,避免一次大量喝水刺激胃部。
香港飲食文化多元,但辛辣、油炸食物容易刺激咽喉黏膜。建議減少這類食物的攝取,特別是晚餐時段。酸性食物如柑橘類、番茄等也可能加重胃食道逆流,應適量食用。
菸酒是咽喉黏膜的強力刺激物。香港政府積極推動戒菸,提供多項戒菸服務。酒精則會鬆弛食道括約肌,加重胃酸逆流。逐步減少這些習慣,能有效改善喉嚨不適。
香港生活節奏快,壓力大,適度的休閒活動和社交支持很重要。可以嘗試瑜伽、冥想等放鬆活動,或參與興趣小組轉移注意力。當覺得喉嚨好似有骨時,提醒自己這可能是壓力反應,不必過度擔心。 喉嚨感覺被掐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