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蛇,醫學上稱為帶狀疱疹,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皮膚病。這種病毒與引起水痘的病毒相同,當患者初次感染時會引發水痘,痊癒後病毒會潛伏在神經節內,待免疫力下降時重新活化,沿著神經分佈區域出現群聚性水疱,形成帶狀分布的皮疹,因此得名「生蛇」。
生蛇的典型症狀包括:
病毒感染途徑主要透過飛沫傳播或直接接觸水疱液體。值得注意的是,生蛇患者可以將病毒傳染給未曾得過水痘或未接種水痘疫苗的人,使其感染水痘,但不會直接導致他人生蛇。
根據香港衛生署數據,香港每年約有數千人罹患帶狀疱疹,其中高風險族群包括:
生蛇疫苗的原理是透過引入減毒病毒或病毒抗原,刺激人體免疫系統產生特異性抗體和細胞免疫反應。當接種者接觸到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時,免疫系統能迅速識別並消滅病毒,防止病毒活化引發帶狀疱疹。
預防生蛇的效益十分顯著。根據香港大學醫學院研究顯示,接種生蛇疫苗可降低:
降低併發症風險尤其重要,因為生蛇最常見且最棘手的併發症就是帶狀疱疹後神經痛,這種疼痛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數年,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其他併發症還包括:
香港政府近年積極推動生蛇疫苗資助計劃,鼓勵高風險族群接種疫苗,以減輕醫療系統負擔並提升市民健康水平。
目前香港市面上的生蛇疫苗主要分為兩大類:活性減毒疫苗和重組蛋白疫苗。
活性減毒疫苗(Zostavax)含有減毒的水痘-帶狀疱疹病毒,能刺激人體產生持久的免疫反應。這款疫苗適合50歲以上健康成人接種,保護效力約為51%,對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的預防效果達67%。
重組蛋白疫苗(Shingrix)屬於非活性疫苗,含有病毒表面糖蛋白E佐劑系統,能誘發更強的免疫反應。這款生蛇針第二代疫苗保護效果更佳,對50歲以上成人的保護效力達97%,對70歲以上長者仍有91%的保護力。
兩種疫苗效果比較:
| 項目 | 活性減毒疫苗 | 重組蛋白疫苗 |
|---|---|---|
| 保護效力 | 約51% | 約97% |
| 保護年限 | 約5年 | 至少7年 |
| 接種劑數 | 1劑 | 2劑(間隔2-6個月) |
| 適用年齡 | 50歲以上 | 50歲以上 |
| 免疫力低下者 | 不適用 | 適用 |
值得注意的是,生蛇針第二代疫苗(Shingrix)已成為香港多間生蛇疫苗診所的主流選擇,因其保護效果更佳且適用人群更廣。
接種前準備工作十分重要。建議接種前:
接種過程相對簡單:
接種後護理注意事項:
香港衛生署建議,即使曾經生蛇過的人士仍可接種疫苗,以預防復發。接種疫苗後仍應注意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增強免疫力。
選擇合適的生蛇疫苗診所時,應考慮以下幾個重要因素:
香港的正規生蛇疫苗診所應持有衛生署發出的牌照,醫生需在香港醫務委員會註冊。建議選擇信譽良好的醫療集團或醫院附屬診所,這些機構通常有嚴格的品質控制系統,確保疫苗來源正規、儲存符合標準。
選擇有豐富疫苗接種經驗的醫生十分重要。專業醫生能:
優質的生蛇疫苗診所應具備:
香港不同生蛇疫苗診所的收費有所差異,通常包括: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政府提供的生蛇疫苗資助計劃可減輕部分經濟負擔,合資格人士可透過參與計劃的診所接種疫苗,享受政府補貼。建議比較多家診所的收費和服務,選擇性價比最高的選項。
50歲以上成人,特別是免疫力較差、有慢性疾病或曾生蛇的人士都建議接種。免疫力低下者應選擇非活性重組蛋白疫苗。
活性減毒疫苗保護效果約持續5年,重組蛋白疫苗目前研究顯示保護效果至少7年,長期保護效果仍在觀察中。
不是絕對的,但能大幅降低生蛇風險和嚴重程度。重組蛋白疫苗預防生蛇的效果達90%以上。
一般建議與其他疫苗間隔至少14天接種,具體應諮詢醫生建議。
香港多間私家醫院、診所和部分政府門診都提供接種服務。可透過衛生署網站查詢參與生蛇疫苗資助計劃的生蛇疫苗診所名單。
常見副作用包括接種部位紅腫疼痛、疲倦、頭痛、發燒等,通常輕微且短暫。重組蛋白疫苗的局部反應可能較明顯,但一般2-3天內緩解。
可以,接種疫苗有助預防復發。建議在皮疹完全消退後接種。
可瀏覽衛生署網站或致電衛生署熱線,了解最新資助資格和參與生蛇疫苗診所名單。部分計劃提供高達50%的疫苗費用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