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香港,醫療費用一直是市民關注的焦點,尤其是需要進行高階檢查如電腦掃描(CT Scan)的病人。電腦掃描腹部收費動輒數千至上萬港元,對於低收入家庭或長期病患來說,無疑是一筆沉重的負擔。根據香港醫院管理局的數據,2022年公立醫院的非急症電腦掃描費用約為3,000至5,000港元,而私家醫院的收費則可能高達10,000港元以上。這樣的費用差距,讓許多病人陷入經濟與健康的兩難抉擇。
除了電腦掃描費用,其他醫療開支如粗針活檢(粗針)等檢查項目,同樣可能讓病人感到壓力。因此,了解如何透過政府醫院的減免計劃降低醫療負擔,成為許多病人的迫切需求。本文將詳細介紹香港政府醫院提供的費用減免計劃,並提供實用的申請指引,幫助病人減輕經濟壓力。
香港醫院管理局(醫管局)為符合資格的病人提供多項醫療費用減免計劃,旨在減輕低收入家庭、長期病患及特殊群體的經濟負擔。以下是幾項主要的減免計劃:
申請資格方面,通常需要提供收入證明、資產申報表及相關醫療報告。例如,申請撒瑪利亞基金需由主診醫生推薦,並提交家庭經濟狀況評估。對於需要進行粗針活檢或電腦掃描的病人,這些計劃能顯著降低醫療開支。
申請政府醫院的費用減免計劃需遵循以下步驟:
值得注意的是,申請人應確保文件齊全,並如實申報經濟狀況。若資料不完整,可能導致申請延誤或被拒。此外,部分計劃(如關愛基金)設有名額限制,建議盡早提交申請。
除了政府醫院的減免計劃,病人還可考慮以下資助來源:
這些資源的申請流程與政府計劃類似,通常需要提交經濟狀況證明及醫療報告。病人可透過社會工作者或醫院職員獲取更多資訊。
陳先生(化名)是一名60歲的低收入工人,因疑似肝癌需進行電腦掃描腹部檢查及粗針活檢。面對高昂的電腦掃描費用,他透過醫院的社會工作部申請了撒瑪利亞基金,最終獲得80%的費用減免。陳先生分享道:「申請過程雖然需要提交許多文件,但社工的協助讓一切變得順利。減免後的自付金額僅需1,000港元,大大減輕了我的負擔。」
另一位病人李女士(化名)則透過關愛基金成功申請全額資助,用於支付多次電腦掃描費用。她建議其他病人:「不要害怕申請,政府與慈善機構的資源就是為了幫助有需要的人。」
面對高昂的醫療費用,病人應主動了解並申請相關的減免計劃。無論是政府醫院的資助,還是慈善機構的援助,都能有效降低經濟壓力。本文提供的資訊與案例,希望能幫助更多需要進行電腦掃描或粗針活檢的病人,順利獲得費用減免,專注於健康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