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耳炎(英文:Otitis Media)是兒童常見的耳部疾病,若未及時治療,可能對孩子的聽力造成嚴重影響。短期內,中耳炎會導致中耳積液,形成傳導性聽力障礙,使孩子聽力暫時下降。這種情況通常伴隨耳痛、發燒等症狀,家長應特別留意。根據香港衛生署的統計,約80%的兒童在6歲前至少經歷過一次中耳炎,其中約30%會反覆發作。 中耳炎 英文
長期未治療的中耳炎可能演變為慢性中耳炎,甚至導致鼓膜穿孔。鼓膜穿孔會進一步加劇聽力損失,嚴重時可能需手術修復。此外,反覆的中耳炎會影響孩子的語言發展與學習能力。聽力受損的孩子在語言學習階段可能出現發音不準、詞彙量不足等問題,進而影響學業表現與社交能力。 中耳炎耳朵流血
以下幾類孩子是中耳炎的高危險群,家長應特別注意:
早期發現中耳炎是保護孩子聽力的關鍵。以下是常見的檢查方法: 中耳炎耳膜破裂
| 檢查項目 | 說明 |
|---|---|
| 耳鏡檢查 | 醫生使用耳鏡觀察鼓膜是否有紅腫、積液或穿孔。 |
| 聽力檢查 | 包括新生兒聽力篩檢和純音聽力測試,評估聽力損失程度。 |
| 鼓室圖檢查 | 測量中耳壓力,判斷是否有積液或耳咽管功能異常。 |
中耳炎的治療需根據病情嚴重程度選擇適當的方式:
輕度中耳炎通常以抗生素(如Amoxicillin)為主,配合鼻充血劑或抗組織胺緩解症狀。若孩子對抗生素過敏,醫生可能會調整用藥。
反覆發作或慢性中耳炎可能需要手術介入,常見手術包括:
對於聽力受損較嚴重的孩子,可能需要聽力復健或語言治療,幫助他們適應聽力輔具(如助聽器)並改善語言能力。
家長在孩子的治療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以下幾點需特別注意:
中耳炎(Otitis Media)雖是常見疾病,但若能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大多數孩子都能完全康復,避免長期聽力損害。家長應提高警覺,為孩子的聽力健康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