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g

耳朵痛不一定是中耳炎!認識耳膜炎的診斷與鑑別 | Discussdata

耳朵痛不一定是中耳炎!認識耳膜炎的診斷與鑑別

myringitis中文

耳痛的常見原因

耳痛是許多人常見的不適症狀,但造成耳痛的原因卻可能大不相同。最常見的耳痛原因包括中耳炎、外耳炎、耳膜炎(myringitis中文)、顳顎關節障礙以及牙痛等。這些疾病的症狀雖然相似,但病因和治療方式卻有顯著差異。

中耳炎是最常見的兒童耳痛原因之一,主要由細菌或病毒感染中耳腔引起。根據香港衛生署統計,約75%的兒童在3歲前至少會經歷一次中耳炎。中耳炎的典型症狀包括耳痛、發燒、聽力減退,嚴重時可能出現耳漏(耳朵流出分泌物)。

外耳炎又稱「游泳耳」,主要發生在外耳道,常見於經常游泳或耳朵潮濕的人群。外耳炎的特徵是拉扯耳廓時疼痛加劇,且耳道可能出現紅腫、瘙癢或分泌物。與中耳炎不同,外耳炎通常不會伴隨發燒等全身症狀。

耳膜炎(myringitis)是指耳膜本身的炎症,可能是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耳膜炎的典型症狀是突發性劇烈耳痛,耳鏡檢查可見到耳膜充血、水泡形成甚至小穿孔。值得注意的是,耳膜炎可能單獨發生,也可能與中耳炎或外耳炎同時存在。

顳顎關節障礙和牙痛也可能表現為耳痛,這類「轉移痛」常讓患者誤以為是耳朵問題。顳顎關節障礙的疼痛多位於耳前,咀嚼或張大口時加劇;而牙痛引起的耳痛通常伴隨牙齒敏感或牙齦腫脹等口腔症狀。

耳膜炎與中耳炎的區別

雖然耳膜炎和中耳炎都會引起耳痛,但兩者在發病部位、主要症狀和病因上有明顯差異。了解這些區別對於正確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

從發病部位來看,耳膜炎(myringitis中文)是耳膜本身的炎症,而中耳炎則是中耳腔(耳膜內側的空間)的感染。耳膜是人體最薄的組織之一,厚度僅約0.1毫米,因此特別容易受到刺激和損傷。中耳腔則是一個充滿空氣的小空間,通過耳咽管與鼻咽部相通。

症狀表現方面,耳膜炎最突出的特徵是耳膜的明顯變化:

  • 耳膜充血、紅腫
  • 可能出現小水泡(大皰性耳膜炎)
  • 嚴重時可見小穿孔
  • 疼痛通常劇烈且突發

中耳炎則主要表現為中耳腔積液,耳鏡檢查可見:

  • 耳膜膨出或內陷
  • 耳膜後方有液體(可能是漿液性、黏液性或膿性)
  • 可能伴隨發燒等全身症狀
  • 慢性中耳炎可能出現耳膜穿孔和持續性耳漏

病因方面,耳膜炎多由直接感染(如病毒或細菌直接侵犯耳膜)或外傷(如掏耳朵、氣壓傷)引起。而中耳炎則多為呼吸道感染(如感冒)的併發症,因耳咽管功能障礙導致中耳腔負壓和細菌繁殖。

如何診斷耳膜炎?

正確診斷耳膜炎(myringitis中文)需要結合詳細的病史詢問、專業的耳鏡檢查和必要的聽力評估。耳鼻喉科醫師在診斷過程中會特別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病史詢問是診斷的第一步。醫師會詳細了解:

  • 耳痛的性質(刺痛、鈍痛、搏動性疼痛)
  • 疼痛的持續時間和加重因素
  • 是否有近期上呼吸道感染、游泳或外傷史
  • 伴隨症狀(發燒、聽力下降、耳鳴、眩暈等)

耳鏡檢查是診斷耳膜炎的關鍵。專業的耳鼻喉科醫師會使用帶有光源和放大鏡的耳鏡仔細觀察耳膜狀況。在耳膜炎患者中,可能觀察到:

耳膜變化 可能的耳膜炎類型
瀰漫性充血 急性耳膜炎
局部水泡形成 大皰性耳膜炎
小穿孔伴滲液 化膿性耳膜炎

聽力檢查可以評估耳膜炎對聽力的影響程度。單純耳膜炎通常只引起輕度傳導性聽力損失(約15-30分貝),若合併中耳炎或內耳問題,聽力損失可能更嚴重。香港醫院管理局建議,對於持續耳痛伴聽力下降的患者,應進行純音聽力檢查和鼓室圖檢查以全面評估聽力狀況。

耳膜炎的鑑別診斷

由於多種耳部疾病都可能表現為耳痛,耳膜炎(myringitis中文)需要與以下常見疾病進行鑑別:

與外耳炎的區別:外耳炎主要影響外耳道皮膚,典型表現包括:

  • 耳道紅腫、狹窄
  • 拉扯耳廓時疼痛加劇
  • 可能有黃色或白色分泌物
  • 耳膜通常正常,除非炎症蔓延至耳膜

與中耳炎的區別已在前面詳細討論,重點區別在於:

  • 中耳炎多有近期上呼吸道感染史
  • 中耳炎耳痛可能伴隨耳鳴、耳悶塞感
  • 中耳炎耳鏡檢查可見耳膜後方積液
  • 中耳炎可能出現膿性耳漏(耳膜穿孔後)

與顳顎關節障礙的區別:顳顎關節位於耳前,其功能障礙可能引起類似耳痛的症狀,但有以下特點:

  • 疼痛部位明確在耳前
  • 咀嚼、打哈欠或說話時疼痛加劇
  • 可能伴隨關節彈響或張口受限
  • 耳鏡檢查完全正常

其他需要鑑別的疾病還包括牙源性耳痛(特別是智齒問題)、帶狀皰疹(耳帶狀皰疹)和罕見的耳部腫瘤等。有研究顯示,在香港耳鼻喉科門診中,約12%的主訴耳痛患者最終診斷為非耳源性疾病。

正確診斷的重要性

對耳痛患者進行準確診斷至關重要,特別是區分耳膜炎(myringitis中文)與其他耳部疾病,這直接關係到治療方案的選擇和預後。

首先,正確診斷可以避免錯誤治療。例如:

  • 誤將耳膜炎當中耳炎治療,可能不必要地使用抗生素
  • 誤將顳顎關節障礙當耳膜炎治療,會延誤正確的牙科或物理治療
  • 病毒性耳膜炎錯誤使用抗生素可能導致抗藥性

其次,及早確診有利於控制病情。耳膜炎若未及時治療,可能發展為:

  • 慢性耳膜炎
  • 耳膜穿孔
  • 中耳炎
  • 聽力受損

最後,正確診斷能有效預防併發症。耳膜是人體聽覺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炎症可能導致:

  • 耳膜增厚或鈣化(鼓室硬化)
  • 永久性穿孔需要手術修補
  • 傳導性聽力損失持續進展
  • 極少數情況下可能引發內耳感染(迷路炎)

香港耳鼻喉科醫學院建議,對於持續超過48小時的耳痛、伴隨高燒或嚴重聽力下降的耳痛,應儘快就醫進行專業評估。早期正確的診斷和治療可以顯著改善預後,避免不必要的併發症。

Copyright © 2025 www.discussdat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