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產是現代醫學中常見的分娩方式,但術後的傷口照護卻是許多產婦關心的重點。從醫院到居家,每個階段的照護方式都有所不同,掌握這些關鍵點,才能讓傷口順利癒合,減少併發症的風險。根據香港衛生署的統計,2022年香港的剖腹產率約為35%,其中約有5%的產婦會出現傷口感染或其他併發症。因此,了解剖腹產傷口的照護方法,對產婦來說至關重要。
在醫院期間,醫護人員會定期檢查剖腹產傷口的情況,包括是否有紅腫、滲液或異常疼痛。產婦也應主動觀察傷口,若發現以下情況,應立即通知醫護人員:
香港醫院管理局建議,產婦在術後24小時內應避免劇烈活動,以免影響傷口癒合。
剖腹產傷口通常會覆蓋敷料以保護傷口,醫護人員會根據傷口情況定期更換。更換敷料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若敷料不慎弄濕或脫落,應立即通知醫護人員更換。
剖腹產後,傷口疼痛是常見的現象。醫院通常會提供止痛藥以緩解不適,產婦應按醫囑服用,避免過度忍耐疼痛。香港衛生署指出,適當的止痛藥使用有助於產婦早期活動,促進恢復。
在出院前,醫護人員會教導產婦如何正確護理傷口,包括:
產婦應認真學習這些方法,以確保返家後能獨立完成傷口照護。
返家後,保持傷口清潔乾燥是照護的重點。建議產婦:
若傷口有敷料,應按醫囑定期更換,並注意保持乾燥。
剖腹產後,腹部肌肉和傷口需要時間癒合。產婦應避免:
香港婦產科學會建議,產婦在術後6週內應避免劇烈活動,以免影響傷口癒合。
良好的營養有助於傷口癒合。產婦應:
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以免影響恢復。
返家後,產婦應持續觀察傷口情況,若出現以下感染徵兆,應立即就醫:
根據香港衛生署數據,約3%的剖腹產婦會出現傷口感染,及時就醫是關鍵。
隨著傷口癒合,疤痕護理成為重點。建議:
疤痕的成熟通常需要6-12個月,耐心護理是關鍵。
恢復期可開始輕度運動,如:
應避免劇烈運動或腹部重量訓練,直到醫生確認傷口完全癒合。
剖腹產後,部分產婦可能因身體變化或育兒壓力而情緒低落。建議:
香港心理衛生協會指出,約15%的產婦會經歷產後情緒困擾,及時尋求幫助很重要。
即使傷口看似癒合良好,也應按醫囑定期回診,確保:
通常建議在術後6週進行全面檢查。
剖腹產傷口的照護需要耐心與細心,從醫院到居家,每個階段都有其重點。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並留意身體的變化,大多數產婦都能順利恢復。若有任何疑問或不適,應及時與醫護人員溝通,確保獲得專業的指導與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