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多人在減脂過程中都會遇到一個共同的困擾:明明飲食控制得當,運動也持續進行,但體重和體脂卻停滯不前。這種現象被稱為「燃脂停滯期」,主要是由於身體適應了現有的減脂模式,導致代謝率下降,燃脂效率降低。根據香港衛生署的統計,約有65%的減脂者在進行減脂計劃3-6個月後會遇到停滯期。這並非意味著你的努力白費,而是身體正在發出需要調整的信號。
當你進入燃脂停滯期,首先需要重新評估每日的卡路里攝取量。隨著體重下降,基礎代謝率(BMR)也會相應降低,這意味著你現在所需的卡路里可能比開始減脂時少。建議每減輕5公斤就重新計算一次每日所需卡路里。可以使用以下公式進行估算:
計算出BMR後,再根據活動量乘以相應係數,就能得到每日總能量消耗(TDEE)。減脂期間建議攝取TDEE的80-85%。
長期保持相同的飲食模式會讓身體產生適應性,降低燃脂效率。建議每2-3周調整一次飲食結構,例如:
香港營養學會的研究顯示,定期改變飲食結構可以提升5-8%的代謝率。
碳水循環是一種有效的突破停滯期的方法,它根據運動強度調整碳水攝入量:
| 運動日 | 碳水攝入量 | 蛋白質攝入量 | 脂肪攝入量 |
|---|---|---|---|
| 高強度訓練日 | 3-4g/kg體重 | 2-2.5g/kg體重 | 0.5-1g/kg體重 |
| 低強度訓練日 | 1-2g/kg體重 | 2-2.5g/kg體重 | 1-1.5g/kg體重 |
| 休息日 | 0.5-1g/kg體重 | 2-2.5g/kg體重 | 1.5-2g/kg體重 |
這種方法可以避免代謝適應,同時保持運動表現。
當身體適應現有運動強度後,燃脂效率會下降。建議每4-6周調整一次運動計劃:
香港體育學院的數據顯示,適度增加運動強度可以提升7-12%的熱量消耗。
引入新的運動項目可以刺激不同的肌肉群,打破身體的適應性。建議:
新的運動模式可以帶來「新手效應」,讓身體消耗更多熱量。
HIIT是高效的燃脂運動,但長期使用相同模式會降低效果。建議調整:
例如:
| 階段 | 原始計劃 | 調整後計劃 |
|---|---|---|
| 高強度 | 30秒 | 45秒 |
| 低強度 | 60秒 | 45秒 |
| 總組數 | 8組 | 10組 |
睡眠不足會影響瘦素和飢餓素的分泌,導致食慾增加、代謝下降。香港大學的研究顯示,每晚睡眠少於6小時的人,減脂效率比睡眠7-8小時的人低30%。改善睡眠的方法包括:
長期壓力會導致皮質醇升高,促進脂肪堆積。香港心理衛生會的調查發現,超過50%的香港人處於高壓狀態。減壓方法包括:
體重不是唯一指標,建議每周測量:
這些數據能更準確反映身體變化。
定期評估營養補充品的效果很重要。例如,許多人在減脂期會使用蛋白粉,但隨著飲食調整,可能需要減少用量。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的報告指出,約30%的補充品使用者並未定期評估效果。
針對燃脂停滯期,可以考慮添加:
關於Nutrilite好唔好這個問題,可以參考香港營養師協會的評價:Nutrilite作為知名品牌,其產品質量有保障,但效果因人而異,建議根據個人需求選擇合適產品。
突破燃脂停滯期需要多管齊下,從飲食、運動、生活習慣等多方面進行調整。記住,體重波動是正常現象,關鍵是保持耐心和堅持。根據香港大學運動科學系的研究,能夠成功突破停滯期的人,最終減脂效果比放棄者高出40%。定期評估進度,靈活調整策略,你一定能重啟高效燃脂模式!